Welcome/ 歡迎。

Welcome. Let us remember the Hong Kong of yesterday and today. 歡迎。讓我們一起記住昨日和今日的香港。
Facebook page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isappearingHongKong
Please like!

Sunday 22 September 2013

港人•港事- [轉載] 給香港市民的公開信 - 關於熱帶氣旋天兔的最後提醒




圖片來源:www.cbc.ca

[轉載] 給香港市民的公開信 - 關於熱帶氣旋天兔的最後提醒》

敬啟者:
當大家看到這封信的時候,我希望大家不是抱著盼風盼假的心態,而是抱著緊張而沉重的心情去看這篇文章--因為以下內容可能關乎你和身邊人的生死。
天兔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,中心最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85公里或以上,達到香港天文台標準下的超強颱風等級(以下所提到的強度等級,皆以香港天文台的為準)。根據各大氣象部門和電腦預報模式的預測,天兔極有可能在香港附近掠過,期間有著強颱風(或以上)的強度。若天兔在香港以南掠過,香港廣泛地區會受到颶風程度的東南風影響,加上半圓效應,有可能造成比1962年溫黛更為嚴重的破壞。
香港對上一次受到超強颱風的正面吹襲,是1979年的荷貝--當時荷貝以超強颱風下限的強度橫掃香港,造成12260傷。而香港自1983年愛倫吹襲以來,只曾受到兩股颱風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正面吹襲(即在香港天文台之100公里範圍內掠過)--2012年的韋森特,颶風程度的風力只影響到香港西南部,可是塌樹的數字為有紀錄以來最多;而1999年的約克,雖然只達現今標準的颱風級,可是它單在香港已造成2500傷,灣仔稅務大樓的大量玻璃幕牆被強風擊碎。
1983年或以前,香港的高樓大廈數目遠不及現在的多。雖然香港的樓宇聲稱可以防禦1962年溫黛程度的風力,可是當本地的風力比溫黛吹襲時更強時,香港根本難以招架。在風洞效應下,強風會通過高樓大廈之間的狹縫,使風力進一步加強。另外,風壓與風速的平方數成正比關係,在極端的情況下,強風可以把玻璃吹毀。
達到超強颱風等級的天兔,可能對香港造成嚴重破壞。我們必須盡力做好一切的防風措施,以減少傷亡。筆者不才,以下提供的部分較為有用的防風措施,僅供參考:

1. 找個安全地方暫避
打風的本意絕非提供額外假期,而是讓大家有時間在安全的地方暫避。在八號(或以上)風球生效期間,港內的風力已是相當的強,街上危機四伏,可能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。另外,個人不鼓勵大家出外以任何形式感受風力,因為保險是不會就你追風的行為而作出賠償的。

2. 關緊門窗
雖然現今有不少人住在石屎建築物內,可是關緊門窗也不一定足夠--因為玻璃窗是有可能被強風吹破的。在八號(或以上)風球生效期間,最好不要靠近門窗。以防萬一,建議在窗戶上貼上牛皮膠紙(須同時黏著窗戶的玻璃和窗框),意在減少玻璃破裂時所引致的損傷。假如窗戶被吹破,或是窗口式空調被吹進屋內,請不要在強風下維修,而是及時以木版/家具等的堅固物體阻擋缺口,以免居所繼續暴露在強風中。如有容易被風吹倒的物件的話,請綁緊或搬入室內。在木屋/鐵皮屋居住的市民,更應加倍注意,以免家園被毀。

3. 儲備糧水
這不是天方夜譚--在風暴的影響下,我們可能斷水斷電,也有可能數天不能出外。建議家中儲備足以支持數天的糧水(可即時進食/飲用的更佳),以便補充營養。基於維生和衛生上的需要,食水的儲備份量請盡可能地多,以應付需求。

4. 預備爉燭/電筒
由於斷水斷電,我們的居所可能沒有電力供應。爉燭/電筒的用意,是為了在停電的時候維持有限度的照明。當然,火柴/打火機/後備電源是不可少的。

5. 帶備手提式收音機/通訊器材
雖然不保證發射站沒有被吹毀,可是在任何情況下,留意風暴消息是必須的。此時,通訊器材已經不是用作消閒(相信不會有人在這種情況下浪費電力吧),而是在緊急情況下求助。

(注意:根據香港天文台所言,「當風眼正面掠過香港時,風勢可能會靜止一段時間,由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。市民應保持戒備,因為強風可能會從另一個方向突然吹襲。如果所在地點安全,應繼續留在原處,以防強風隨時吹襲。」)

以上內容並非危言聳聽--因為在六七十年代,香港經常受到熱帶氣旋的正面吹襲,當時的市民正是需要做好以上的防風措施,才能渡過難關。而在最極端的情況下,香港可能無處安全。此時,請各位放棄一切防風措施,前往內陸暫避--這是我們求生的最後一步。
我們沒有人希望有人命傷亡,更沒有人希望香港被毀於一旦。儘管防風措施只能減低受傷的機會,我們還是有必要做,使大家能夠安然渡過可能發生的風災。我也希望大家能夠把以上的信息廣傳,以求憑著大家的力量,把傷亡減到最少。天災或許躲不了,可是人禍是可以避免的。

生活愉快

佚名

2013921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